春空

秋山有鹿鸣
来年有春水

博物馆观众调查 读书笔记(一)

🍅书目:
《欧美地区关于博物馆观众的研究述略》,刘汉娥(中国美术馆典藏部),硕士学位论文。

🍅随笔及感想:
欧美地区百余年来对于博物馆观众的调查研究,最早由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和以儿童观众为主的博物馆中发展开来,并逐渐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市场营销等学科进行了更为广泛、多样的交叉型研究,内容既涉及实用性调查,也包括理论探讨。
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的基础,首先在于“倾听观众意见”,并根据“观众需求”对博物馆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服务的目的,这也是20世纪上半叶的研究重点。在20世纪后半叶,产生了一系列利用“参观动因”来设计展览和陈列的新观点,如:用辅助性问题提升吸引力,建立对“吸引力”、“有效性”更为客观的衡量标准,有组织地帮助观众了解展览内涵等。实际经验表明,预调查或预参观是研究观众动因和协调展览专业性的有效途径, 由此便可以评估该展览需要强调的“知识点”或者说“教学点”。但思想层面存在的隔阂,加之人力、财力、时间的更多投入,使得这种展览评估难以广泛实践,这就导致博物馆在文化机构的竞争中难以吸引更多公众以及他们的支持(包括财政)。
到了20世纪末,欧美的博物馆基本建立了观众调查研究的内部组织,并开展多元化研究,着重关注观众的情感和社会体验,甚至将目光转向非参观者的意愿,目的在于吸引除了“富裕而受过良好教育”以外的社会大众。今日,社会大众与博物馆价值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个更加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新方向,也决定了博物馆未来的发展。
作为一名文博学生,同时也是博物馆的忠实观众,近三年的观展过程中(带着学科的视角)发现了很多令人困扰的现象。例如,文中提到在20世纪初,欧美地区便已经开始对“博物馆疲劳”进行研究,但时至今日,我国的博物馆展览仍时常给人这样的感受:满怀期待地走进博物馆,眼前精美的“晒宝式”展览却透露着冷傲,让人难以触碰背后的故事;枯燥乏味的讲解文字有些过于专业,对外行观众毫无吸引力;文物之间缺少有机联系,严重碎片化让人难以留下印象……由此,如何用接地气而不失偏颇的语言叙述展品背后的故事?如何建立展品与观众的桥梁?如何将对物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关注?如何吸引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层的观众?
这些疑问也揭示出观众研究的重要性和我国博物馆不重视观众研究的危害性。观众满怀期待而来,失望而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设计师、策展人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策展,没有从观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想想观众是否和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由此造成了展品和观众之间桥梁的断裂。所以,了解观众、做好展前评估、倾听观众的声音非常重要。当然,我也很高兴地在全国各地发现了一些公众赞不绝口的优秀陈列,这似乎预示着我们前进的一小步。


评论
©春空 | Powered by LOFTER